您好,欢迎访问本站!
商品分类

室内空气检测治理竟藏这些陷阱,你知道怎么避开吗?

室内空气检测治理竟藏这些陷阱,你知道怎么避开吗?

供暖季警惕室内空气检测治理陷阱,守护健康居家环境

随着供暖季的来临,人们开窗通风的时间相对减少,室内空气质量安全愈发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关注。特别是刚装修完的房屋,不少消费者会选择购买室内空气甲醛检测与治理服务,期望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

然而,相关调研发现,当前市场上部分不良企业为谋取利益,手段层出不穷。他们利用“甲醛致白血病案例”“家具装饰叠加超标”“无醛不成胶”等说法,刻意制造“甲醛焦虑”氛围,误导消费者。不仅如此,这些企业还采用不规范的检测方法,甚至恶意调高检测数据,以此诱导消费者购买高价的甲醛治理服务。

业内人士指出,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关乎居住者的身体健康。消费者面对这类不良营销手段,务必提高自身的甄别与选择能力,谨防落入室内空气甲醛“假需求、假检测、假治理”的陷阱。同时,要采取科学、精准且恰当的措施,有效降低室内有害物质浓度,切实提升居家环境质量。

一、看资质、不轻信,多维度辨识检验检测机构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从事装饰装修材料、家具家电等产品检验检测的机构,必须取得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认定(CMA)证书。这是机构具备合法检测能力的基本标志。

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正确辨别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一方面,消费者有权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出示相应的 CMA 证书;另一方面,也可登录市场监管部门网站,自主查询机构的资质信息,确保其真实性与合法性。此外,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官网,消费者能够获取通过认可的相关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检验检测机构以及具备专业检验检测能力的室内空气检测机构信息,从而从中挑选出优质可靠的机构。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特别强调,检验检测机构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方法开展检测工作。广大消费者切勿轻信“试纸”、简易“试剂盒”、“检测仪”给出的检测结果。这些简易检测方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难以保障,在涉及索赔、诉讼等法律事务时,也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

二、遵程序、不过度,谨慎选择甲醛治理产品

除了关注检测机构资质,上门检验检测机构是否严格遵循工作程序同样不容忽视。在实际操作中,正规的检验检测机构会严格依照国家标准规定的程序进行取样和检测,涵盖现场采样、样品取回、仪器检测、报告出具等一系列严谨环节。

消费者在接受服务过程中,要留意对上门人员的身份进行核实。比如,要求上门人员出示相关身份证明以及检验检测机构的工作证件等。同时,关于样品交接,正规流程一般不会采用邮寄方式,并且上门采样员人数不得少于两人。

当前,部分消费者受从众心理影响,常常过度购买一些甲醛治理产品。陈音江认为,消费者在选择甲醛治理产品时务必保持谨慎。实际上,许多此类产品的性能并未经过有效验证,普遍存在夸大治理效果、包装标识模糊不清、伪造检验结果、提供虚假证明等问题。而在众多治理方法中,开窗通风无疑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方式。另外,对于那些打着“免费、低价检测”幌子,实则推销高价治理服务的机构,消费者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防止陷入消费骗局。

三、采取多种正确方法,降低室内甲醛等有害物质浓度

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负责人建议,消费者在装修过程中要合理把控装饰装修材料的使用量。室内空间的甲醛浓度,不仅与材料本身的甲醛释放量紧密相关,还和单位体积空间内装饰装修材料的使用量息息相关。当材料的甲醛释放量较高时,室内空间所能容纳的材料量就应相应减少。若想在有限空间内大量使用装饰装修材料,就必须选用环保等级更高的材料,优先考虑低甲醛甚至无醛材料。

业内人士也提醒大家,开窗通风换气是降低室内甲醛浓度最为简单且经济实惠的方法。通过引入大量室外新鲜空气,能迅速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出室外,从而有效降低室内甲醛含量。

除了开窗通风,还有一些辅助方法可供选择。中国消费者协会有关负责人分析,空气净化器可通过化学反应将甲醛分解为无害物质,市面上此类产品种类繁多,消费者在挑选时要重点关注其处理效率以及安全性。活性炭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吸附空气中的甲醛分子,消费者可在房间多个角落放置活性炭包,但需注意及时更换,因为活性炭一旦吸附饱和,便会再次释放所吸附的物质。此外,由于甲醛易溶于水,通过空气泵将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持续引入水缸,并定期更换缸中的水,也能带走一部分甲醛。

总之,消费者在应对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时,要保持理性和谨慎,多了解相关知识,运用科学方法,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